家庭作业越多越好?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作业的价值

苏纪霞2018-10-07 19:33:46

家庭作业越多越好?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作业的价值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2018-07-20 08:46:10)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人民教育 2018年第6期

家庭作业越多越好?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作业的价值

家庭作业是老师和家长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辅助性教学手段。近年来减负的声音一直不断,但不少老师和家长依然把家庭作业当成了主流的教育手段,用到了极致。家庭作业是不是越多越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怎样体现家庭作业的价值,需要我们再审视,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办法。

01

  对待家庭作业这种教学手段

  我们要对其效果进行再审视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杭州上城区和拱墅区的初中生如果作业晚上10点还没写完,就可以不再写了。

  当时觉得这项措施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但晚上10点这个指标还不够宽松,10点以后孩子也只能就睡了,迎接他们的还将是第二天的上学、放学、写作业、10点上床……

  如此这般,这些孩子的生活就将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娱乐、放松以及开拓视野、发展特长等需要则完全没有时间。

  还有一些地方把初中生的作业量限定在两小时以内,小学五六年级限定在一小时以内,而小学三四年级限定在半小时以内……作业量以时间计量会遇到一个老大难问题:以谁的能力来定时间,因而可操作性不是很强。

  另外,我们也看到,今年有更多地方加入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纸面家庭作业的行列(其中一年级不留纸面作业是教育部多年前提出的要求),这项规定更有可操作性,也很容易检查。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是否有根据?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三四年级甚至小学全学段是否也可以不留作业呢?这需要有切实的研究来支持,我们也需要对家庭作业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进行再审视。

02

  家庭作业具有两面性

  效果也因学段不同而有所区别

  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家庭作业出现于上世纪初,今天绝大部分研究显示,从总体情况上讲,家庭作业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的,有些研究表明这种影响非常明显。

  比如哈特利和布赖斯魏特以及哈里斯·库珀的研究发现,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总体上是正相关的。而负相关和不相关的研究结果非常少。

  正是因为这样,一百多年来,虽然几经起伏,家庭作业这种教学手段最终还保留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

  这也并不奇怪,一般来讲,增加学习时间多数情况下会对学业成绩提升有一定的效果,有的学者就把家庭作业称作是课程之外的额外学习时间,其本质也是增加了一段学习时间。所以,多数情况下对学业成绩提升有效果并不奇怪。

  但是,再具体一些的研究成果就有了更多的不同声音。

  同样是哈里斯·库珀(上世纪末最重要的家庭作业研究者)的研究,家庭作业的效果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有了一定分歧:

  家庭作业对于高中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对初中生的积极影响只是高中生的一半;而在小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段,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影响。

  各学科家庭作业效果差别也很大,不同的作业形式、内容也对效果有影响。

  哈里斯·库珀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家庭作业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比如会使学生对知识性材料失去兴趣,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使学生不能参加课余活动,等等。

  威斯顿等人还对最优的作业量做过研究,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多数学科的家庭作业量都有其最佳值,超过了反而会使学习效果下降。

  我们还需要国内学者对我国具体情况进行更多的研究,但仅就以上的研究我们就能发现家庭作业具有两面性,既能提高学习成绩,也能降低学习兴趣,家庭作业一旦过量,便会侵占生活、爱好、健康、娱乐的时间,因而不是多多益善的;家庭作业的效果因学段不同而有所区别,小学低年段效果最差,其实它的效果跟学科、作业类型也相关;最后,家庭作业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只能用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03

  家庭作业只能带来部分边际效益

  老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其负面属性

  我们的问题是,没有多少老师和家长会特别顾及家庭作业的负面属性

  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文件和一些地区性法规外,似乎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家庭作业的学段、学科效果区别;

  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家庭作业这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当成了主流的教育手段,用到了极致,今天的教师和家长都不同程度地有了家庭作业依赖,很多主科教师,如果没有家庭作业作为最后的一道防线,他们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感到不踏实,不管什么内容,一定要课下多练几遍才放心。

  同样的心理家长也会有,他们中有的还会在学校作业之外再布置给自己的孩子一些作业和测验。

  以一些教育学者的观点来看,家庭作业作为附加的辅助学习时间,很可能只能带来部分边际效益,如强弩之末最后那几米,对教学的主体效果影响不大,不应让孩子付出太多的时间或精力。

  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会感到,很可能在竞争中起作用的就是这几分的边际效益,他们会把这种焦虑带给老师和孩子;

  而老师们也都知道,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开发出更多的附加教育时间才能实现更多的边际效益。

  每一学科的任课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与金贵的45分钟课堂比,孩子的课余时间仿佛就是时间的海洋,自己不占,别的教师就会占。

  再加上课外补习,补习作业也会占据大量时间。孩子的课余时间就这样被大手大脚地瓜分光了,我们也因此才看到了很多孩子做作业做到午夜的现象。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第一位的还是化解社会焦虑,但这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呼吁。

  第二位是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前提下,与一线教师一起,通过一种智慧的方式,找到在课上更高效运用时间的方法。尽可能把学业内容在校内消化解决,要像珍惜45分钟课堂时间一样珍惜孩子的课下时光,这种理念应该向学校和教师普及,让教师尽可能消除家庭作业依赖心理。

  同时,还是要继续加强家庭作业总量控制,找到可操作的控制方法并严格执行,打消教师的作业依赖。

  另外,专家学者还要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继续在45分钟内挖潜——并不是没有现成的案例,芬兰15岁青少年的周作业量仅为3小时,是全世界最少的,没有之一,仅为上海同龄孩子的五分之一,而他们小学几乎是全学段都没有家庭作业。

  除此之外,他们学生的在校时间也几乎是全球最短的。在这些前提之下,我们看到他们学生的各科成绩均匀且都在很高的水平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向芬兰教育取经,我们更应该发现他们经验的核心,找到他们用时短、效果好背后高效、智慧的秘密。

  再有就是加强家庭作业方面的研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中小学生家庭作业上,国内扎实、可信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找到适合我国实际的家庭作业规律并进行推广是当务之急。

  这包括重新审视各年龄段、各学科家庭作业的价值,到底在哪些学段、哪些学科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是有效的;作业时间、作业量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如何让家庭作业更高效。

  有了这些研究,就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作业规定的依据,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家庭作业实施策略,等等。

 

最新文章